香港故宫博物馆“从波提切利到梵高: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”,50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巨匠共52件艺术杰作亮相。M+博物馆首个摄影展:黑白──摄影叙事,展出超250幅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珍贵照片。
如果你是“淡人”,可以静静看展,感受岭南画派名家笔下的红色广州,与三星堆面具来一场历史对话;
庞中华,一个被几代人追捧的人物,同样也是80年代响当当的“硬笔书法第一人”。
由他自创的庞中华字帖保守估计,发行量都超了上亿册,在巅峰时期全国有1.3亿人跟着他的字帖练字。
可是,这么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物,咋就感觉突然之间消失了呢?
庞中华本人后来经历了什么?如今他又在干啥呢?
信源来自光明日报,2012年3月19日发布,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大巴山走出的“读书郎”
很多人曾经戏言过,唯一能跟《毛选》3亿多发行量相较下的,估计只有庞中华的字帖了。
从这一侧面上也不难看出,庞中华曾经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。
只不过绝大多数人,虽然练过《庞中华字帖》却不会晓得,庞中华人生的前20年,其实和书法是完全不搭边的。
1945年10月21日,庞中华出生在了,四川达州的大巴山区。
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知晓的偏远山村里,统共也没有多少户人家居住,自然就谈不上有啥学堂了。
原本村子里的大人们基本都不识字的,而庞中华也面临着和祖辈们相同命运的时候,一个意外的契机出现了。
49年新中国成立了,随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扫盲运动,而庞中华所在的村子也迎来了,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“教书先生”。
这也让学龄的庞中华真正接触到了文字,尽管他上学时连一根真正的笔都没有,但用竹子削制的“竹笔”,也是写的有模有样。
不得不说的是,庞中华本人在学习上确实有股子毅力和天赋,连同附近几个山村都算在内,他是唯一一个靠考学走出大山的娃。
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他去到了重庆读中学,并幸运的在“特殊时期”到来之前,考入了重庆建材专科学校,也就是后来的西南科技大学。
在学成毕业后,他作为当时国家急需的人才,进入了华北地质勘探队工作。
每天拎着镐头和地质锤在祖国大山大川间奔波,太行山、大别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。
只不过,那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,满脑子想的都是写诗歌、投稿发表,并试图做个诗人。
只不过一些阴差阳错的事,直接让他在20岁的年纪,突然改变了兴趣爱好。
舞文弄墨的勘探员
熟悉历史的朋友都应该能猜测到,庞中华刚参加工作那会儿,正好是国家处于“特殊时期”的开端。
很多文学和诗歌在创造自由度上,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。
迫于大的环境,也出于对自身的保护,他不得不放弃了诗歌创作,转而选择了一种更加稳妥的爱好。
要知道,他每天的工作环境,都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,身子周边也没几个人,要是再没有个兴趣寄托的话,人是很难撑下来的。
于是乎,他把目光放在了写字上。在当时写字无非是,传统的毛笔与现代的硬笔两种。
其中毛笔字方面的大家,从古至今可谓是数不胜数,反而是钢笔这类的硬笔书法大家,却是罕有人听闻过。
猛地一个念头,在庞中华的脑海中冒了出来。
为啥我不能借鉴古今毛笔书法各家之长,自创出一门硬笔书法呢?
要是真的能成形的话,还可以推广到圆珠笔和铅笔书法之中。这样一来的话,全民在脱盲识字的过程中,不是也能顺便普及书法了么?
毕竟中国的书法本就是一门艺术,是需要传承发展的。
一想到这些,庞中华满身都是干劲,同时他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,只不过这条路远比他想象的难多了。
有了信念之后,他开始在工作之余各种研习古代碑帖,以及名家笔迹。
甚至于还千方百计的拜托朋友,借各种书来看。然后在阅读过程中,使用钢笔誊写其中的名言好句,以此练习硬笔书法。
他一边广阅古代毛笔书法,一边磨炼、揣摩自己的硬笔书法,就像是唐代大家颜真卿的字迹,他就不知道用钢笔临摹过多少次。
随着时间的过去,他渐渐的总结形成了,属于自己的一套书法风格,相较于毛笔这种软笔书法,他的钢笔书法更显遒劲有力,大气方正。
自我感觉良好的他,将常用文字用自己的风格细心写下,做成了一份小书《谈谈学写钢笔字》(也简称“谈”书)。
并在1969年就初次把原稿寄往了,上海、北京等地的知名出版社,只不过却是没有人真正的在意过,这个深山老林中由地质员寄出的创作。
就这么的,时间一拖就是12年。
一鸣天下晓,红透半边天
眼瞅着都1980年了,文化界前辈文怀沙先生偶然间得见了这份小书,一时间感慨颇深,觉得这个年轻人的才华,被低估和埋没了。
于是,70岁高龄的老先生,亲自为此书做序,并特意出面关照了此事。
很快《谈》书就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定版、刊印了。
只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,蛮有意思的小插曲。
国学大师文怀沙
当时全国新华书店,根据文化界老前辈和结合当下环境判断,给出的初版征订册数是80万。而内心没有底的出版社在刊印的时候,擅自改了数目只印了20万本试水。
万万没想到,《谈》书刚一上架,直接销售一空,此后更是印一版,售空一版,直接引起了全民轰动。
等到1980年11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率先对《谈》书给予高度评价后,各地官媒以及其他媒体更是争相做出正面报道。
一下子,买《谈》书练钢笔字,成为了80年代集体的记忆。
在那个渴望知识的年代,渴望写出一手好字的年代,庞中华字帖已经彻底深入了人心。
他的影响力自上而下,从城市到农村,从西南边陲的猫耳洞到监狱中服刑的犯人,受众影响之广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。
单单是庞中华收到的,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以及交流信件,就堪称了恐怖。
更何论,他接到的各种演讲报告活动,更是数不胜数。
一句话,整个80年代庞中华三个字,可谓是红透了中国半边天。
庞中华参加央视讲解书法的电视视频,被前后反复的重播了整整5年之久。
在那个央视就是权威的时代,他基本上就是本国家“盖章”认可的“硬笔书法第一人”了。
等到1993年的时候,他直接当选了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,同是还成为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主席。
也是那个时期,他面向全球华人提出了,“写漂漂亮亮中国字,做堂堂正正中国人”的口号。
此时此刻,庞中华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,达到了最高峰。
同时他的庞中华字帖的正版发行量已经接近了1.5亿册,算上盗版、翻印的话,真的有可能接近3亿册了。
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他的硬笔第一人的名头,受到了外界的巨大挑战。
一家独大变百花争鸣
众所周知,80年代的硬笔书坛,庞中华是绝对的风云人物,只不过那个时候却有一个小小的遗憾。
那就是,他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之中,仅仅只是个挂名的名誉主席,真正的主席其实是田英章先生。
只不过到了90年代后,田老碍于国务院人事部的工作职位,才辞去了绝大部分外部协会的职位。
就此,庞中华才在大火十多年后,真正成为了硬笔书协的主席。
原本这该是他人生新高峰的开端,没成想半路杀出来一个,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。
两个组织仅仅一字之差,但覆盖面向的人群却是完全重合的,而这个协会的主席就是大家后来熟知的王正良先生。
这个王正良先生可不简单,他王羲之的第五十四代孙,凭借的祖上的名气和自己自成一派的书法,广纳各方人才,无形之中有了和庞中华分庭抗礼的趋势。
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,就不得不说一下,他们几个人的书法风格了。
首先来讲,庞中华的字主要取法于颜柳,被归属于了馆阁体之列。它的美在于骨架坚实、瘦劲有力。
但缺点上也很明显,那就是横画太直、太陡,没有所谓的抗肩。一旦写不好的话,很容易出现中心不稳的情况。
再就是,他的字被不少人诟病,从结构上看既不险绝也不俊美,颇有些矮个子,身形一般的感觉。
反观老先生田英章的字,则是取法自欧赵,写出来之后既险绝又有飘逸之感。
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挑、大长腿,字形更显匀称、自然。
而王正良先生的字呢,则是取法于二王,写出来结构上极其的舒展,字体更显灵动秀气,属于不高不矮,观感正好的那种。
当然了,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,田老和王正良先生都有不俗的毛笔书法根基,他们属于在软笔书法上先成大家后,在转的硬笔书法。
因此写起来跟飘逸、从容,但庞中华在这个方面上是硬伤,尽管他从毛笔中汲取了营养,但明显在后面显得余力不足。
再加之,到了90年代的后期,各个流派的硬笔书法家层出不穷,直接分流了太多受众。
而庞中华的硬笔字体,也在时代大势面前出现了审美改变,渐渐的不被新人追捧。
但无论怎么说,庞中华在中国硬笔书法推广方面的地位,确实是无可撼动的。
归根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,进入2000年后,大家联系硬笔书法时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多了,而庞中华特有的字帖也慢慢被市场冷落了,但他本人确实始终致力于硬笔书法的推广。
不管是在国内,就连很多的国际推广活动,他都会积极的参与。
如今一晃多年过去,很多年轻人估计都不再认识这个人了,但他却在2021年,开通了视频直播,重新给年轻人讲解硬笔书法。
一边拉着手风琴,一边讲解的样子,仿佛让很多人回到了从前。
后记
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,很多人都忘却了写字的感觉,如今回看庞中华先生,重聊这段人生,不由得又想起了当初单纯练字的日子。
希望大家在空闲之余广西配资炒股,还是要练一下自己的笔迹,毕竟中文书法是唯一一个可以被称之为艺术的语言。